•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周敏读后感3

浏览数量:66     作者:南京市炼油厂小学     发布时间: 2021-06-02      来源:本站

阅读《马文.柯林斯教育之道

周敏

在这本书的第九章中专门针对的是特殊孩童教育,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实特殊孩童在每个学校都是存在的,在这章中,马文柯林斯有着与其他人不同的见解,他认为孩子生来就是与众不同的,不能因为孩子的不可控性对孩子产生消极情绪,而且马文老师还对当时的心理测试产生了怀疑,比如一个7岁的小女孩曾经做过的“心智状况检查”。画的公园的场景---一个黄书的太阳、两朵蓝色的运,一片绿色的草地、一颗棕色的大树和两三朵鲜花,这一切都环绕着一个正在把东西丢到垃圾桶里的小女孩。心理医生对此的评价是“垃圾桶暗示了这个孩子可能担心自己被丢弃”,另一位心理医生却说暗示小女孩很在乎周围清洁的环境,正所谓千人千面,每个人看东西的角度都是不同的,那么父母就会产生到底想信谁的想法。所以马文老师不相信专家们对孩子的任何评判,拒绝把任何孩子看作是不可教的,即使有临床功能障碍都不会当做有问题的孩子。

但我觉得这种观点是不完全正确的,举个例子拿我们班一个孩子来说,他在开学时就表现出明显的多动症特征,事实上我并没有告诉孩子关于他的情况,也没有批评他。但是我依旧联系了他的父母,跟父母详细说明了情况。父母们也带孩子去医院专门检查,确实有轻度多动症,如果按照马文老师的说法应该不管给孩子正常教学,但是在马文老师的那个年代,特殊教育研究依旧在初步发展的地段,但是时隔现在,我大学和导师也主要研究特殊孩童,国内已经发育的很成熟了,但我并不是专攻这方面的,于是我向导师请教了这个问题。导师建议我一定要让孩子及时治疗,不要把孩子当成正常孩子,去进行干预治疗和药物治疗。现在经过半个学期的治疗加上我的行为反馈手册,这位孩子已经进步非常大了,多动症已经基本消失了。其实在我之前研究的案例中。有很多案例特别让人惋惜,孩子是可以治疗好的,但是家长错过了最好治疗时机,特殊孩童的问题并不会因为长大或者长期学校生活而有所改善,相反会越来越严重,有的时候治疗其实不会花费很多,相反包括心理学常用的脱敏治疗、干预治疗都是非常有效且花费较少的项目。

但是马文老师那种有教无类的精神依旧值得我们老师学习,对任何学生都保持热忱的心和真诚的态度,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更不要轻易给孩子下定义,一个老师的性格、观念和喜好干扰甚至扭曲了他对孩子的反映。老师可以塑造一个孩子,也可以毁掉一个孩子;可以支持一个孩子,也可以污蔑一个孩子,所以在平时与学生相处中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


Copyright @ 2020 南京市炼油厂小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