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7 作者:南京市炼油厂小学 发布时间: 2021-04-29 来源:本站
通过两节阅读课例展示以及顾洁老师的经验分享,我有以下反思:
1.创设情境,关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第一节课:【课文:5BUnit 3 Asking the way(Cartoon time)中,教师在Pre-reading里通过板书展示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地点,并通过“How do I get to…?”等句型不断设问,引发学生思考。在Post-reading中,教师先是在Bobby和Tina的情境中通过“Where can we go?”、“How do we get there”两个问题,让学生操练本节课的重点句型。接着又跳出课本,通过“At weekend, where do you want to go?”连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来。】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目标语言是一项高效的英语教学方法,它能真正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同时,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有一个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去解决,能够增强他们课堂的积极性,提升课堂参与度,从而提升教学效率。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要多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加强课堂活动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真正有话可说、乐于表达。
2.巧妙设问,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第二节课:【课文:Stone Age People,教师多次创设开放性问题,如“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Stone Age People?”、“What do you think of their life?”等等,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中去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人云亦云。】
听完顾老师这节课后,我最大的感受是顾老师很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作为新教师,我也上过几次公开课,每一次课前我都会精心设计好“顺畅”的教学活动,所设的问题一般都是难度较低、确保大多数孩子能答出来的,很少会去关注问题背后是否有学生的思考。而顾老师这节课的设问,大多数问题本身没有很难,但都是需要学生真正动脑去想的。虽然有些时候学生会答不上来,会答错,但至少都是经过学生思考后的答案,这样的问题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也正是顾老师所说的,教师要尽量把课堂给学生,我们只是学生的helper,我们的教学活动、设问都是为学生创设,而不是让他们去迎合我们的课堂。
3.注重积累,敢于尝试
通过顾老师这场讲座,我对教科研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记得刚入职时,陈老师也组织过一场关于写作的讲座,当时听完后我的心情很沉重,为自己以后居然要写这么复杂的文章而焦虑。但今天顾老师的讲座很接地气,让我似乎明白了写案例、写论文大概是怎么回事,感觉也没有那么遥不可及。同时也提醒了我,在平时就要多读书多积累,只有足够的输入才会有输出。其次,每一次上完公开课不能就丢在那里不管了,一定要加以总结归纳,因为这些都会成为论文案例的宝贵素材。最后,要敢于迈出第一步,敢于尝试,坚持下去或许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