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燕子》教学反思   ——董紫妮

浏览数量:53     作者:南京市炼油厂小学     发布时间: 2021-04-08      来源:本站

《燕子》是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特点、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动静结合,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作者用词准确传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再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品味、欣赏,直至背诵,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和内化。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该年级的教学要求,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几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3自然段。

2.理解课文,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

3.正确读写“燕子、赶集” 等词语。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

课前,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搜集有关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让学生对春天有一个切身的感受。课上,从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再组织学生自读交流,本课教学我把朗读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以读为本、以讲助读”,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避免老师讲的多,提问多。让学生相互讨论、边读边想象中去学习朗读,去理解词语,去培养语感。

课文第三自然段通过“斜、掠、沾”等几个动词十分准确传神地写出了燕子优美的飞行姿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这几个动词反复体会,感悟燕子飞行时的优美姿态。课文第四自然段描写了燕子歇息时与春景互相映衬的美丽画面。文中的“几痕”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采用了简笔画突破疑难点,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明显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不足之处:可能刚刚开学的原因,学生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发言不够积极,有一部分学生对一些句子理解不到位,导致课堂效果不是很好,再就是教学调控不够灵活,教学机智有待提高。今后在这些方面要加强学习。


Copyright @ 2020 南京市炼油厂小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