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谢思恒案例

浏览数量:12     作者:南京市炼油厂小学     发布时间: 2021-02-26      来源:本站

今年的第一节音乐课

这节课是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教授的第一节音乐课,特别新鲜特别雀跃,所以直到今天还对它留有印象。对着刚刚沉浸在假期里的一年级学生,我欢喜之余又有些顾虑,小学音乐教学由于没有考试等外在压力,兴趣就成了学习音乐的唯一动力,如果失去兴趣,音乐教育将毫无意义。可能许多人认为,音乐课唱唱跳跳,学生当然喜欢,其实不然。有许多喜欢音乐的学生却不爱上音乐课,或是有些乐感好嗓音条件佳的学生却不爱在音乐课上表现自己。看着他们长大了一岁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的样子,我希望能通过我的音乐课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放松,并由此对音乐产生兴趣和热爱。

《再见吧,冬天》是课本上的第一支歌曲,也就顺理成章在第一节音乐课上和学生们见面了,这是一首优秀的儿童抒情歌曲,旋律流畅优美,歌曲表现小朋友留恋冬天的美景,留恋冬天的气息。歌曲短小简单,全曲前三句节奏、歌词完全相同旋律有递增,层层推进情绪表现出小朋友们对冬天恋恋不舍的心情。

我首先开始与学生的新年问候,播放歌曲《隆咚呛》,学生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律动进入教室。明确课堂常规,提出希望,都长大一岁了,应该更懂事更明理了,也更能上好音乐课。

接着复习强弱两种不同的力度。请学生拍一拍强弱两种不同的力度以及2/4拍和3/4拍的强弱规律。播放去年学的两首大家比较熟悉的歌曲《你早》(2/4拍)、《雁儿飞》(3/4拍),请小朋友用拍手、拍肩的形式来感受各自的强弱规律。

为了新歌的教授,我安排复习几首有关冬天的歌曲,这样导入比较自然。小朋友们,在今年除旧迎新时,我们南京下了一场雪,你记得吗? 学生纷纷回答记得,看到的。那你们看到这一景象一定非常兴奋吧?有没有玩雪啊?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来堆一堆雪人吧!我带着学生边唱《堆雪人》边进行律动。唱完后我询问小朋友知道小雪花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回答白色的,有六个小花瓣。晶莹剔透的雪花从天空落下来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想不想学一学小雪花是怎么跳舞的?跟老师先来学一学小雪花的动作。播放钢琴曲《雪花飞舞》,师生共同随音乐模仿雪花轻盈飘落的状态。跳完后我小结道:小雪花跳得很漂亮,把迎春花也吸引来了。迎春花对小雪花说了几句话,你们想知道它说了什么吗?好,你们仔细听,迎春花对小雪花说了什么?我在《再见吧,冬天》这首歌曲的伴奏音乐声中强拍敲击碰铃,并按节奏读歌词,学生跟着我也读一遍歌词,身体随三拍子晃动。原来啊,迎春花跟小雪花说:“春天就要来了,我们要和冬天说再见了!我们来听!大家听歌曲范唱,跟师拍手、点手心、点手心,感受三拍子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正式学习歌曲《再见吧,冬天》,我点击歌谱这张幻灯片让学生自己发现三个用黄色写的字都是什么?学生回答是“再见吧”。没错,这三个“再见吧”都是一样的。你们听一听,学一学。尝试唱一次,再来一遍,“吧”字要轻点、短点。下面和老师接口唱。三个“再见吧”你们唱,其他地方老师唱。我唱完后在黑板上标出三个不同的“冬天”的旋律线,帮助学生能唱准音。提示学生把歌曲连起来唱一唱,并把小雪花跳舞的样子唱出来,边唱边加上自己的即兴表演。这轮演唱结束我挑选了部分学生用碰铃、三角铁、手串铃给歌曲伴奏,使得课堂的气氛更活跃些,演唱形式也多样化些,学生的参与度也会更大些。

创新填词。让学生当回作词人,曲调不变的基础上改动歌词,赋予歌曲无穷的魅力,也让学生感受到创作的激情和成就。我们跟冬天说了再见,你还想和冬天的什么说再见呢?学生说:我要和雪花说再见,希望它再来。我要和小手套说再见。我要和腊梅花说再见。那请你把自己编的歌词唱出来,学生开始试唱新编歌曲。我们和冬天说了再见,那要希望谁快来啊?快来吧,春天。快来吧,小鸟。

没错,那我们再把自己编的歌曲在自己小组唱一唱,这是盼望春天的歌了。是啊,冬天要过了,春天还远吗?灿烂的春日即将到来,我们喜欢万物复苏的春天,喜欢花红柳绿的春天,喜欢温暖和煦的春天,春天快点来到吧!

上完这堂课后,我反思了教学效果,发现有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1、旋律F调,调偏高,学生缺乏演唱技巧的训练,对声音把握不住,几乎听不见发出的声音。课上我应该加以指导,例如我可以夸张地模仿一下学生的唱法,让学生感受仿佛一名“瑟瑟发抖”的人颤抖的声音,这种声音不动听悦耳,要放松,自然地歌唱,这样声音才会优美。或者我应该把F调改成降E调,这样更接近学生最佳音域,也能让学生轻松自然地演唱,我太职守于教材,不善于变通。

2、这首歌曲前三乐句结束句是递增音程,我特地用色块表现出相同的歌词和不同的乐句,就是担心学生会把前三乐句唱成完全一样的调,因为有的班级同学音准概念会差些,即唱歌易走调,对逐层推进的旋律无阶梯感,没有美感体验,自然越唱越没劲。所以我又添加了一个环节,就是利用声势语言,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高变化。要想让低年级小学生唱好音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要给孩子完全正确的第一感觉。因此在学唱前我通过各种方式反复地让学生去感受音高的变化,让他们主动听出变化主要就在“冬天”这两个字的演唱上面,并结合歌谱边唱边用手势来表现出音高的变化,这样下来学生前三句相同歌词但音高不同的地方完全掌握了,就是感觉要花一定的功夫,一定要让他们对比出来不同,并通过听录音和教师范唱多次感受后才能让他们学唱。

3、为歌曲伴奏环节有些乱。用打击乐碰铃和串铃、三角铁拍击出来,不能作为一小组单独齐奏,要减少人数,否则不能营造宁静舒缓幽雅的气氛,这样不符合这首歌曲的表达方式,伴奏时声音过响,喧宾夺主,反而进入不到歌曲的情境中去。

4低年级学生唱歌会放不会收,唱活泼快速跳跃的歌曲没有问题,但一到三拍子旋律的慢节奏的歌曲,学生就无法控制自己的声音,不知道该如何用声音表达歌曲内容和情感,因此学生在演唱歌曲时我应该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柔美,听唱活动相辅相成,教学设计中想方设法吸引学生聆听和学唱。学会欣赏是演唱的必要条件,多听范唱感受情绪再进行模仿比老师反复强调指导要直接客观有效的多。

5节奏的掌握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三拍子,孩子们能拍击,但不能融会贯通,运用于歌曲中,就很难卡住节拍。拍拍就会乱了,不是加快速度就变慢速度,不能稳定持久地保持三拍子的节奏。因此我在教授歌曲前才加了节拍的律动比较,三拍子歌曲的复习演唱,都是为这首歌曲的教唱做个铺垫。这首歌的最大特点感觉就是长音比较多,前三句中的最后一个字“天”都是5拍,结束句的最后一个音要6拍,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气息控制也是个问题,再加上这首三拍子歌曲节奏不是很明快,因此容易把长音的节奏唱乱,即使前面已经让他们熟练地掌握了三拍子的拍击形式,但到这种长音时学生还不具备用拍击的方式来数拍子,所以学的时候还是要跟好了琴声,我再把拍子数出来给他们,才基本没多大问题,第一个字再见的“再”先引导控制唱足三拍后,后面的相对来说节拍就稳定多了,再强调最后一个字的时值,老师帮忙数出来就效果好多了。

6、在“填新词、唱一唱”(创编歌词)环节中,孩子们的想象真丰富,把自己喜欢的,希望看到的、得到的,都编进了歌词,唱得很欢。我自己也认为这是这堂课中的一个亮点,也是学生积极性最高涨,课堂演唱气氛最浓烈的时刻,看来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去想去做,要相信学生有这个能力。

 


Copyright @ 2020 南京市炼油厂小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