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读懂课堂》观后感 李艳丽

浏览数量:19     作者:南京市炼油厂小学     发布时间: 2020-10-28      来源:本站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首先看了作者的简介,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评议组成员。著有《教育的挑战》、《课程的逻辑》、《班级经营》等书籍。他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方面很有经验。这本书的题目是《读懂课堂》。关键在于一个“懂”字,将书中的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提高自己的认识。

当我读到书里这个标题时:从“教的专家”走向“学的专家”,与我的想法产生了共鸣。佐藤学界定的作为“学的专家”应当具备的能力,即“教师的能力=娴熟手工者的能力+教育专家的能力”。通俗的说就是边看边学而获得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够走进同事的课堂,跟同事进行讨论,认识自己与他人教学见解的异同。同时也要开放自己的课堂,与同事进行切磋,认识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自身的教学风格和教育信念。教师之间共同探讨“课堂愿景”的教学创造,是提升教师素养学习不可或缺的行为。这就让我想到了每一次英语组内的研讨课,都是集体智慧的碰撞,彼此之间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形成了良好的互相学习的氛围。作为年轻教师,我们需要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并与他们多交流,听取他们提出的建议。时常对自己的课堂有所反思,学习理论经验的同时多运用于自己的课堂实践,这样才能不断课堂效率。

当我读到这一章节:倾听儿童的声音。“倾听”二字吸引了我的眼球。书中是这样解释的:倾听是要听取儿童的内心世界,这跟教师的心态有关。教师需要承认每一个儿童都是拥有内在独特性的存在,具有差异性。要学会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去理解儿童的心情。对孩子要有一种信任感,要能够接纳儿童的种种情绪表达。尊重儿童的隐私,对儿童所产生的问题要做出仔细的分析。这就让我想到了现在所教班级几个特殊的孩子。之前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学生,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每每遇到问题都会觉得很烦,情绪很容易受影响。后来我发现,我没有办法改变他们,只有适应他们,接受他们。于是我开始慢慢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与家长及时进行沟通,针对孩子的问题也会及时和他们谈心。尽管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但是孩子们些许的改变,都会让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要想走近孩子的内心世界,拉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倾听比什么都重要,孩子内心最真实的表达往往展示的是他们最脆弱的一面,同时也是对你卸下防备彼此信任的时刻,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常常听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书中有很多这样的小标题,每当我遇到困惑时,它就像一个导师时常陪伴在我的身边,我可以第一时间从书中找到答案,解决疑惑。我认为看书的精髓在于结合实际经常反思,变书中的理论为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想这就是我对标题“懂”字的理解。


Copyright @ 2020 南京市炼油厂小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