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81 作者:南京市炼油厂小学 发布时间: 2020-12-31 来源:本站
我们共同聆听了两节第三季绘本阅读课,一位由我们南炼小学的徐瑶老师所上的四年级绘本“Little mouse Honey ”,另一位则是南外仙林小学的王璐老师带来的五年级绘本“Faith”的教学。第三季的绘本较前两季而言涉及的阅读体裁更宽泛,阅读难度也随之加大,这其实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南炼小学的学生素质其实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水平,因而给授课教师也增加了一定难度。但我们两位授课教师不论是肢体语言还是情感激发方式都让学生很好的体验到了绘本阅读的乐趣,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总体感觉,两节课各有亮点也都有其相通之处。首先,她们的共同点如下:
一、总—分—总的整体授课思路
两节课都采用了总分总的授课思路,从最开始的让学生整体阅读绘本,思考问题:What is the story about? 在这个的处理上徐老师为了降低难度给出了ABC三个选项,而王老师则是让学生先说说看。我觉得由于四年级学生词汇知识储备不足,这种处理方式虽然有点简单粗暴,但是效果不错。我们之前试上时尝试让学生回答,但在几乎不理解故事的情况下,学生只会启而不发。而五年级的学生相对而言语言基础好一些,他们通过翻阅基本都知道Faith是那只小狗的名字,整个故事也就是围绕小狗展开。在让学生了解整个故事主题的情况下,两位老师都开始处理一些故事细节,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最后再进行一个情感上的升华,揭露阅读绘本故事的意义。整个过程都是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的。
二、任务型阅读方式构建理解支架
对于绘本故事细节的处理,大部分老师都会采取任务型阅读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入绘本阅读,以便更好地获取信息,帮助学生理解故事详情。但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一个选择淘汰的过程,因为有些细枝末节不影响学生理解整个故事的部分,教师则可以选择性忽略,不必纠结于每个细节。这一点两位老师都做的很好,支架搭建的都不是很复杂,学生可以很快抓住重点,大大提高了学生绘本阅读的效率。这一点值得我们大家好好学习。
三、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作为英语阅读课,尤其在大量生词面前,学生难免会感到有些枯燥乏味。这个时候,让学生动起来演一演小片段,不仅极大的调动了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可以考察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故事内容。徐老师让学生选择表演小老鼠帮助哥哥姐姐爸爸的片段和最后小老鼠梦想成真的片段以及王老师让学生表演Jude帮助Faith站起来的片段,都很好地把课堂氛围推到了一个小高潮,让学生在自己表演主人公故事情节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故事,并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与此同时,两位老师的授课各有亮点:比如徐老师从关注小老鼠的表情变化入手,拆分了故事难度,使得文章故事的暗线浮出,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而王老师在课堂最后呈现了一个真实的Faith故事的Video,引发了学生情感的共鸣,使得文章得到了一个情感上的升华—Faith means never give up, never lose hope and together we make a better world.
很感谢两位老师成功的尝试,为我们的绘本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启发,虽然我上绘本课的机会不多,但这些好的方法也可以适时运用于平常的英语阅读课,我相信这样的阅读课学生一定会慢慢爱上,为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埋下种子,我想这才是绘本阅读的意义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