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10月反思2 陈红红

浏览数量:6     作者:南京市炼油厂小学     发布时间: 2020-10-30      来源:本站

今天聆听了2018年新教师的反思交流,给我感受可以概括为两个关键词:单纯、真实。记得我们16年的新教师也有一次这种反思交流会,但当时由于我在休产假就没有机会参加。但我有幸参加了15年教师的师徒结对反思交流会,那次的反思交流会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师兄师姐们在台上汇报时游刃有余,更多是他们的真情流露。

这次新教师的反思交流会,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晓院附小一位老师的汇报,她形容她的从教生涯像是一部电影,是一次拯救、一场盛宴和一种期待。这样的形容让人眼前一亮,也反映出这位老师深刻的思考。工作一年半以来我也写了很多篇反思,从一开始的记流水仗式到如今逐渐学会提炼关键字、总结概括以及提出自己的疑惑。很感谢师傅及时的提醒,让我强迫自己理清思路,尽量让自己的反思写的有层次一些。但仍然有很多方面做的不足,所以,今后我给自己提出了以下要求:

1、确定听课目标,预设问题

漫无目的的聆听是低效而乏味的,只有预设了自己想听的关键点才是有效的听课。如果一味的是看热闹的心态,那也只能停留在“看”的层面,引发不了思考自然也就是在做无用功。每次教研活动都会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我想这也是在帮助我们新教师抓住教研活动的重点,并在一定范围内确定自己想要探究的目标。在近几次的教研活动中我都带着问题进入聆听,感觉这样行之有效。

2、笔记重点突出

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听课过程中,我基本都会很详尽的记录下授课过程,但如果自己回头再翻自己的听课笔记时,总会想不起来当时的一些教学亮点。今天17年的老师就提示我们用红笔在旁边标注出来,这样自己再回头翻看的时候也可以一目了然。今后我要尝试及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在笔记中反应出来。

3、尽量多去熟悉各个年级的教材内容

区里的教研活动不是针对哪一个老师和哪一个年级而设立的,因而肯定会涉及到我们从来没有教过的年级。自己在听别的年级的课程时由于教材内容生疏,所以大部分时候都摸不清头脑、理不清思路。师傅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建议,就是利用纳米盒提前熟悉教材内容,这样才能了解授课者的教学思路与设计意图。

4、模仿借鉴,付诸实践

我相信我们年轻老师最不缺的就是模仿精神。看到课堂中一些精彩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时,我们都会迫不及待的想把它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去。但往往生搬硬套而达不到自己预想的结果。模仿借鉴也要具体问题局具体分析,学情不同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都不是可以套用的,因而付诸实践同样需要自己的思考,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的过程是必要而重要的,这是一个自己需要长期摸索的过程。

了解他人,重新认识自己、反思自己,希望不辜负自己三年的反思时光,期待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收获的多一点点。


Copyright @ 2020 南京市炼油厂小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