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07 作者:南京市炼油厂小学 发布时间: 2020-12-23 来源:本站
这个月我继续读了《读懂课堂》这本书的第四辑——教师学习:从“教的专家”走向“学的专家”。教师的实践兼具“工匠”的性质与“专家”的性质。作为“工匠”的性质在于觉察、技艺与态势,其基本的学习范式是模仿。作为“专家”的性质在于洞悉、思考与判断,其基本的学习范式在于实践经验与科学知识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统整。教师的工作既然是“教”,本质上就在于“学”。教师绝不是靠单打独斗成长,而是在“学习共同体”中成长的。
本辑中有一章节引起了我的兴趣——学习评价:目标与技法。书中提到:评价不能漫无边际。按照预设的目标勘定当下学习状态,就是评价。可以说,目标就是评价的视点。伟大的教育家布鲁姆对目标进行了分类,他讲目标分为:认知性目标和情意性目标。学习评价有许多作用,包括:改善儿童的学习,改善教师的教学,改善学校的经营等。
在学校教育中常见的学习评价也很多,例如:形成性评价、个人内评价、自我评价、真实性评价、教学评价等,而这不通的评价也有着不同的含义。我们只有切实地做到了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更多地欣赏和鼓励学生,将人生的美好前景展示在学生面前,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教育才会取得成功。
比如,第一个目标:学会本单元生字、词。我把它改为“通过查字典等途径,能听、说、读、写本单元生字词,能用字组词,用词说一句话。” 评价目标可以从各个方面去了解教学情况,从而判断教学质量、水平、成效与缺陷;而评价目标的工作也很大的程度上也实现了教学目标,找出了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原因,对教学进行了一次科学的诊断。教学目标应做到提高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不断的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课堂评价有效地反馈到教学过程中去,以促进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