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马文·柯林斯的教育之道》第八至十二章读后感 ——董紫妮

浏览数量:94     作者:南京市炼油厂小学     发布时间: 2021-05-25      来源:本站

          最近一个月我继续阅读了《马文·柯林斯的教育之道》第八至十二章。 

    书中的马文老师做到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一种成功的方法。教学中马文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教不同的内容;留不同的作业;提不同的问题。有的学生六年级了,还在学一年级的知识;有的学生四年级就在读高中的课文。总之,学什么?怎么学?教什么?怎么教?没有固定的方法与模式,都是根据学生的情况而定。

    作为老师要正确认识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与智力差异。每一个学生由于其性格特点、家庭环境等不同,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对于知识的获取能力和掌握能力也会是千差万别的。作为教师,必须正确看待这些差异。并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创设有针对性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尽可能做到个性化教学。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具有潜力的个体。教师要以学生为主,帮其发现并挖掘自身的潜力,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潜力变成实际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做到尊重学生、博采众长,为每一个学生的良性发展做好引领,不能戴有色眼镜对待学生。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布置较多的基础性作业,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以基础性作业为主,也可以附加少量拔高性题目,对于基础扎实的学生可以考虑布置综合性题目,以此做到教学的针对性。

    著名教育家朱熹曾说过:“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因此,“因材施教”这一教育教学理念,是尤为重要的。


Copyright @ 2020 南京市炼油厂小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