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5 作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4-29 来源:本站
通过四节优秀课例的展示以及张海燕老师的指导,我有以下反思:
1.巧用插图,引发学生思考
第一节课:【课文:A party,教师在引入课文时,先是出示了课文的插图,然后问学生:“What do you know from the pictures?”,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将文章自然分成了“prepare for the party”、“have fun at the party”两部分。】
思维品质是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具体来说它包括人的观察、辨析、归纳、推断等方面的能力。在英语教材的插图中,包含了很多语言和信息。所以,在引入故事主题前,教师可以选取几幅相关的插图,让学生预测和判断其中的内容,引发学生思考,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归纳等方面的能力。
2.借助有效提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第四节课:【课文:Helping our parents,教师在拓展环节提出了很多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Why not Tim doing housework?”、“What do you think of Mike’s family life?”、“why do we help our parents?”…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问题是思维的触发器,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基于文本展开,根据教学目标设置问题;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针对性的设计出适合他们并能引发他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文本以外的信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文本的学习找到其与世界的联系,对每个故事有自己的理解,获得自己的主题意义,更好地发挥英语课堂的育人作用。
3.前置可视化的目标,提高复习课效率
听复习课包括自己上复习课时,常常会感到很混乱,感觉就是很多不同类型的活动堆砌在一起,拼凑成了一节课。有时候一节课上下来,不要说学生,就连老师可能对本节课到底要达成什么目标都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此,张海燕老师指出:复习课应该做到目标可视化,一开始就出示明确的产出目标,这样就能让学生、教师都做到心中有数,有目的的去进行每个板块的复习。此外,还要做好词汇拓展,教师要有策略的渗透同一个话题下的词汇,做到逻辑上关联,这样才能达到表达和交流的最终目标。
本次教研活动的执教老师都有着扎实的基本功,从她们流畅而自然的课堂中可以看出这些老师精心打磨了课堂的每个环节,课堂中也不断有很多新的元素出现。这也启示了我:想要站稳讲台,除了要踏踏实实备好自己的课,不放过课堂中的任何一个小细节外,还要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接触到最前沿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为自己的课堂注入新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