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李艳丽 中外同课异构的感受

浏览数量:18     作者:南京市炼油厂小学     发布时间: 2020-12-31      来源:本站

今天有幸又来到了南外仙林分校,聆听了关于《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小学英语课程观摩会。两节课是同课异构,由中国和外国教师不同授课,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精彩。

   本节课的主题是The Mystery of the Mummy, 词汇是mystery, mummy, Scientistancient, treasure, pyramid, jewellery。惭愧的说,课堂中有些词汇我都已经忘记了,但是孩子们跟老师的互动很流利,语音语调也很纯正。两位老师都是纯英文教学,四年级的孩子的听力和理解能力让人印象深刻。尽管在孩子们的口语中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错误,但是老师们没有及时纠正,而是让孩子大胆地说,培养孩子们的语感。

第一节课的授课老师是外教Tyler Anson,一开始先复习了上节课所学内容,接着直接新授本节课的词汇,不会的单词会用英语解释或是图片解释。然后带领学生读书,并提出了Where do you want to go? Why? 启发孩子们的思维。最后的拓展活动是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想去的地方,开放式的思维,调动了孩子的兴趣。

第二节课执教老师是周亚文,一口流利的英语,让人既佩服又羡慕。这一节课的流程对于我们来说就清楚的多。因为我们已经熟悉了这种模式。通过听说读写等模式理解课文。期中一个环节我印象很深刻:当在教授mummy这个词的时候,教师拿出了一个做好的mummy ,让学生放在了under the ground位置,还给mummy 带上了necklacering,栩栩如生。最后的环节,教师给学生一卷卫生纸,让学生学着做mummy,并对课文进行拓展。

两节课的不同点在于:第一节课更着重travel这个词,拓展了不同的国家和旅游地点,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第二节课更着重于mummy这篇课文的教学,处理的比较细。虽然不同,但是也有一些共同点。两节课都重点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拓展孩子的思维,培养孩子的国际视野,在小组合作中体会语言的,魅力,感受学习英语的兴趣。

最后听了南外仙林外事办主任沈一飞关于南外仙林对国际理解课程的实践探索,看了南外对于英语课程的设计,以及各种活动的举办,我很羡慕,那样的机会对于老师和孩子都是很难得的。我们也可以吸取一些,结合自己的学生的特色,设计一些活动,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接触外语学习的机会。

 

 

 


Copyright @ 2020 南京市炼油厂小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