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读懂课堂》读后感12月 张妍

浏览数量:14     作者:南京市炼油厂小学     发布时间: 2020-12-30      来源:本站

读懂课堂》读后感12

张妍

摘抄1

与喜悦的活动。一句话,课堂教学活动是每一个儿童“经验再造、自我变革、自我更新”的活动。这样一种活动的课堂教学的意义倘若得以成为现实,那就意味着儿童真正的“学习”与“成长”,意味着教师摆脱了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课堂的束缚,真正实现了课堂的转型。

所谓“养育”是无意识的、偶然性的“育人”作用与情境,而所谓“教育”却是有意图、有计划的“育人”作用。把儿童当作动物来训练,摧残儿童的发展。这是“应试教育”的悲哀。为每一个儿童提供自由发展的天地,该是“儿童为本”的教育的应有之义。

感受:

教育应该贴切儿童的立场,现在每节课我都会努力的创设情境,贴近儿童,但是最后还是化为知识点的教学。在一些竞赛中,我深有感受,儿童的差距是显著的,有一些儿童能够举一反三,而有一些儿童原题都答错。举一反三的儿童与接受能力较差的儿童同在一个课堂上,教师如何去贴近每一个儿童的立场呢?

 

摘抄2

我们期待于学校教育的是,从儿童人格成长的角度,寻求课程与教学的改进,而不是局限于一门学科的知识,是有长远的展望,思考学习方式。

感受:

潜移默化的培养锻炼学生的思考方式比知识点的教授更有效果。


Copyright @ 2020 南京市炼油厂小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