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周晓芹《做有温度的教育》读后感第2辑 十二月

浏览数量:105     作者:南京市炼油厂小学     发布时间: 2020-12-18      来源:本站

七次的磨课经历带给我什么

炼油厂小学    周晓芹

第二辑里面很多他讨论的都是作为一个教育管理层的人应该如何去做,这些对于我来说很陌生,但是这一辑里有两个话题却让我感触很深。第一个是方老师讨论的“打磨课”是教研还是作秀。他在书中提到一则关于“打磨课”的微信分享:如果不是晒课(公开课的另一种称呼),有多少老师会就一堂课的设计这么多次推倒重来,这么多次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这么多次对如何把握和理解知识点进行推敲,这么多次关注自己的言行和肢体语言……

这段话让我想到了十月份的那次公开课,虽然已经过去两个月了,但是还是印象深刻。前前后后七次的打磨,我的教学设计改了又改,一次次对活动进行调整,其中有三次甚至完全的推倒重来。我记得当我把自己想上的内容告诉王校后,王校很快便帮我想好了基本思路,在这个大方向下我慢慢理顺我想要上什么,怎么上,目标是什么。但是在第一次试上后,所有的教学思路完全被推翻,内容变成了书上的练习课,这和我最初的想法有很大的不同。修改后,经过试上发现那样上孩子们对于思考题的理解任然不到位,连题目的意思都不太理解,于是又把教学设计改了回去,在一遍遍的试上——修改——试上——修改……后,我觉得自己在这“痛苦的”过程中收获了不少,成长了不少。

确实,平时的课都是一遍过,不会从头到尾再来上一遍,不会深入去思考为什么孩子在这里会遇到问题,我怎么样修改孩子才能更好的理解,更好的掌握呢?更不会又再次实践想法的机会,而那次的磨课让我有这么多次打磨的机会,让我对于学生的情况了解的越来越清楚。我觉得这样的打磨不仅仅是让课越来越好,更能够唤醒教师对学生的关注,让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表现,让教师成长的越来越好。

实习时,也上过一次汇报课,也被打磨了好几次,但是缺乏对知识把握以及对教学认识上的指导。而这一次的磨课让我对课堂有了一个新的理解——要让孩子带着问题下学堂。这是王校通过这次磨课,让我明白的一个对课堂的新的认识,在这一认识的引导下,我平时的课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我每节课结束不再机械的进行练习巩固,我会问孩子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还有什么问题,或者还有什么想要继续研究的问题。孩子们的回答常常让我感到惊喜,比如学完小数加减法后,孩子们回答我:老师,分数有乘除法吗?老师,字母间可以进行运算吗?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提出问题的能力也很重要,课后的简单一问就能激发这么多思想的小火苗,这便是教育的魅力所在。

七次的磨课经历,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这些,他让我在方方面面都得到了成长,甚至连工作的效率和意志力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和提高。


Copyright @ 2020 南京市炼油厂小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