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6 作者:南京市炼油厂小学 发布时间: 2020-11-27 来源:本站
课堂上什么时候提什么问题呢?
1.举出例子的提问。例如,有怎样的例子?有无类似经验的人?举一个能够满足这个条件的例子看看······让儿童探寻、创造事例,这种伴有实感的理解是不可或缺的。
2. 思考案例的提问。在这种场合,如何思考?在这个例子中,当下的条件符合与否?如此等等,提出容易理解的典型案例,让儿童思考。要让儿童关注特定维度(侧面)或是为过分抽象化的原理提示具体案例的时候,这种提问是有效的。
3. 抽丝剥茧的提问。避免简单化地套用概念特征,而是引导儿童逐渐排除表层特征,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地逼近问题的本质;或是仅留必要的侧面,缩小范围看看,借此发现相关关系。
4. 揭示矛盾的提问。让儿童发现自身思考中潜在的矛盾,或是让他们对信以为真的东西产生怀疑;让儿童原封不动地照搬自以为理所当然的规则和原理,或是添加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规则。
5. 提示疑虑的提问。让儿童重新提出“真是这样的吗?”
6. 变化条件的提问。为了洞察事物的本质,逐步减少特定的条件使之发生变化,是有作用的。这种提问适用于:在通常条件下并不了解最重要的是什么,但在极端条件下便容易理解的场合;或是在通常的事态中容易理解的、但是某些条件变化了,就肯定难以理解的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