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2 作者:南京市炼油厂小学 发布时间: 2020-11-26 来源:本站
摘抄一:提问是知识的种子。可以设想,在教学过程中以提问为契机,将会在儿童中间产生无尽的极具个性色彩的多样化的思考;可以出现无尽的思维的分化、对持、纠结与共鸣;可以涌现无尽的进一步深化探究活动的根据与事实。我们需要在学校教育中致力于培养积极提问的姿态——丢弃“提问耻辱”的观念,确立“不提问可耻”的风气,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的导向——不是“教会回答”,而是“教会提问”。
感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疑问才是正常的。正如教育心理学中所说的:学生不是被动的加工对象,而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任何疑问,只能说明他完全没有思考。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提问,在学生中形成一种热爱提问的良好氛围。
摘抄二:与语言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是,唯有借助教师的表情与姿态,课堂沟通才得以形成的。特别是在以深刻印象解读教学内容、旨在形成认知与信念的教育活动中,非言语性沟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教育的活动既然是师生之间或者生生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那么,就得重视这种非语言性沟通。
感受:教师的姿态、手势等动作,对课堂氛围的调节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的行为举止会在无意间向儿童传递信息。我们的每个动作都表达了动作背后的态度或者情感,它是一种无意间的情感流露。因此,教师要重视和学生间的非言语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