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读懂课堂》第二辑读后感———董紫妮

浏览数量:63     作者:南京市炼油厂小学     发布时间: 2020-10-30      来源:本站

    本月我接着读了钟启泉教授的《读懂课堂》第二辑——倾听儿童的声音,本辑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儿童”与“教育”的发展    2.话说“儿童权利”  3.何谓儿童的“发展”   4.多元智能理论背后的潜台词  5.儿童语言发展的图式     6.儿童时代:修习语言的时代     7.儿童的概念理解        8.儿童德行的发展      9.儿童的规范意识与家长角色    10.学生辅导的意义:生存方式的追求     11.倾听儿童的声音     12.呼唤中国的儿童学研究。

    就我个人而言,第二辑我是比较感兴趣的,尤其是第四板块——多元智能理论背后的潜台词。众所周知,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所提出的。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和存在智能。《读懂课堂》一书中提到:“这个多元智能理论背后的潜台词是,学生的智能没有尊卑贵贱之分,区分的只是每个人的智能类型是什么。但不管是哪一种类型,它们是等价的。现在这个快节奏,科技飞速发展进步的时代,竞争压力很大,而家长们也理所应当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众人中的佼佼者。因此在一些家长的眼中,只有主科成绩在班里甚至学校里名列前茅的孩子才能被称为“优等生”,而音体美等副科比较好的同学,则只能被看为聪明劲没有用在正道上的“差等生”,这个观念并不正确。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和出彩的地方。每个时代,都一样有大学老师、音乐家、运动员等各种不同职业的存在。如果所有人都去学习数理化,不学音体美,这些艺术家、运动员还会出现吗?

    我在学习教育学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章节——学生。里面提到的最多的字眼就是:“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有其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具有无限的创造性和可能性。正如钟启泉在《读懂课堂》一书中所说的:“热衷于应试教育的教师其实是在热衷于'反儿童'。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被斥为'差生'的脑袋,正是新时代教育的理想目标之一。


Copyright @ 2020 南京市炼油厂小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