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1 作者:南京市炼油厂小学 发布时间: 2020-10-28 来源:本站
书中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表达了儿童具有不同的智能这一观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但这一优势是否能够挖掘出来?是否可以被认同?过程是漫长的。
每个学生处在不同的生活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三者对于学生都有影响。生活环境与所在地域文化环境有关,学生身边所见到的“烟火气”决定了他对社会的初步认知,生活的态度和生活的方式会受到影响。我们常说下意识反应,其实这都来源于生活的经历,看到的听到的。家庭环境是学生三个环境中始终贯穿一生的不可改变的影响因素。父母的性格,父母的教育态度及其方法,家庭其他成员间的氛围等等,这些每天都进行的琐碎生活重复且深刻的影响着学生,可以说伴随一生,即使到了成年之时任然能体现出原始家庭的影响,所以我们常说家校共建的重要性。以上两点影响是不易改变的,所以我们要把学校环境作为一个影响学生智能发展的突破口,看似校园环境组成简单,但要做到环境优质实则不易,学生所在的学校校风如何?学生所在的班级班风如何?学生在班级中的小团体氛围如何?等等这一系列的情况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
儿童自己优于他人的长处应该作为优先培养的方向,所以找孩子的兴趣和长处很重要,学校环境的主体是每个学生,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很好的发展自己的优势,我想在一定程度上是会促进综合发展的。优于他人的智能得到发展和重视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也能促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带动班级学习氛围。发现兴趣和优势不难,但需要家校共同努力,家长客观评判孩子与教师多进行沟通对学生进行评测,评测的方面应该从各科成绩,性格状态以及人际交往入手,真正了解孩子的当下状态。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每个孩子都是有优缺点的,既不能放大缺点,也不用夸大优点。用教学中的因材施教最为重要,不同的是我们的因材施教不能是教师单方面的,应该尊重学生个体优势,多进行家校沟通,通过学生三个维度的测评跟踪来调整教学的方向与方法。难度特别大的是,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发展的变化,家校共建是否可以长期有效的进行!需要面对更多的变化性的困难,需要教师具有有思考性的教育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