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032 作者:南京市炼油厂小学 发布时间: 2020-09-28 来源:本站
《秋天的雨》是统编教材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二组课文中的第三篇课文,文章以散文的形式描述秋天的雨,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的语言华丽活泼。课文以秋天的雨为线索呈现的场景繁多,资料丰富,句式多变,但结构整齐,读起来琅琅上口。在教学中我确立了以朗读为主的教学思路,让学生透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去理解、感悟、创造美,从而学会欣赏美。一节课下来,总体感觉是喜忧参半,有做的好的,但问题依然存在。
做的比较好的地方:
一、把握整体
导入后,透多媒体的范读,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一次走进文本,整体感知文本,为本节课的教学做铺垫。紧接着,通过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以开火车的形式读生字新词,有效的查阅了学生的预习情况,继而以钥匙为线索展开教学。为了突破重点,我抓住“五彩缤纷、你挤我碰、频频点头”等关键词来进行朗读指导。在朗读中遵循学生的个性体验,并没严格按照课文中句子的排列顺序来指导学生朗读,而是根据学生的爱好选取性的进行朗读指导,努力做到以生为主的教学原则。对句子的朗读指导并没有过多要求,只是用了一个动作,一张图片,让学生对整个句子所描述的景物既有了形的感知,又有了情的体验,学生透过对重点句子的朗读真正感受到秋天的雨的颜色美。
二、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
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结合单元训练的重点对本文的重点句式进行了朗读指导,能仿照课文第二段的句子,说几句话,使课堂气氛浓烈。
在教学中尚有不足之处:
学生读书的时候,在朗读的指导上体现的不够,指导朗读太少,且教师范读过少。学生朗读缺乏感情,没有把喜爱之情读够。还有就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我做得还不够扎实。特别是学生在仿照第二自然段仿说几句话中,发现学生还存在一些困难,而在教学中我也是一带而过,没有花费一些时间去解决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寻找方法,多请教他人,争取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努力做得更好些,从而上好每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