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59 作者:南京市炼油厂小学 发布时间: 2020-09-28 来源:本站
2020年8月,我成功入编了。我的内心既有激动,又有惶恐。激动是因为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惶恐是因为作为新教师的我,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未知的挑战。从一名学生转为一名小学老师,一位班主任,这样的角色转变,让我有些不适应,将要面临的困难也很多。校领导为了让我们新入职的几位教师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分别给我们配备了师傅,还给我们准备了《读懂课堂》这本书。希望我们通过和师傅的学习,以及对这本书的阅读,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教学能力,早日成长进步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读懂课堂》一书的作者是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钟启泉教授。“读懂课堂是教师成长的标识”,钟教授在引言中提出了这个中心思想,包含着对中国教育和教师向上发展的无限期望。全书由五辑构成。第一辑,课堂革命的挑战。第二辑,倾听儿童的声音。第三辑,课堂教学:从“技术性实践”走向“反思性实践”。第四辑,教师学习:从“教的专家”走向“学的专家”。第五辑,课堂研究的理论视野:从“现代教育学”走向“后现代教育学”。
其中第一辑,课堂革命的挑战。21世纪是“课堂革命”的世纪。归根结底是一场保障每一个儿童的“学习权”,真正实现“教育公平”的“宁静的革命”、“永远的革命”。这场革命要求教师的是,同时实现优秀传统的传承与服务创意的挑战。他在第一辑中提到了“课堂沟通”这一问题,他认为“认识课堂沟通的特质,是教师的课堂研究回避不了的课题,是保证课堂教学从“灌输教学”走向民主对话的空间创造的先决条件。”从钟教授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于课堂沟通重要性的肯定。书中提到“课堂沟通”的涵义是,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之中展开的观念的交换和意义的形成。这个定义读起来晦涩难懂,但总的来说就是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观念的交流。其中“互动”和“交换”这两个词,引起了我的注意。课堂沟通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尤为重要的,且是双向的,如果只将自己封闭在课堂学习或授课中而不去交流,就很难有所收获。语言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但非语言的沟通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沟通中往往存在着一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他们也都有自己的想法。对于老师来说,老师总是希望孩子们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回答他所问出的问题,这就限制了学生发挥的空间。所以好的课堂沟通应该是一种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民主对话,对双方都应该有有益的促进作用,能起到“教中促学”、“学中促教”的良好影响。
然而我们现在的课堂其实大多数还停留在老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或是老师设定好的情境下的假沟通,因此它的有效性也是大打折扣,如何改善课堂沟通,这将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