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养善栖小】南京市顾琳德育名师工作室活动(五十一) ——以微小的方式生长爱

浏览数量:1     作者:南京市炼油厂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6-21      来源:本站

南京市顾琳德育名师工作室活动(五十一)


——以微小的方式生长爱


华侨城小学   李孝铃


6月19日晚上,南京市顾琳德育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相聚云端,开展了第37期“云端漫谈”读书分享活动。本次活动主要以工作室共读的《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第五、六章,围绕“以微小的方式生长爱”主题展开。活动由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中心小学方婷婷老师主持。


第一环节:章节导读。方老师围绕书中五、六两章的“教师爱”、“儿童研究”、“非连续性”、“教师发展”这四个方面进行分享。“教师爱”是第一个关键词,成尚荣先生认为应该“让爱走在教育的前头”,并从四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一、爱,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共同主题;二、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爱的智慧;三、师爱:超越母爱的教育爱;四、以微小的方式生长爱。让爱走在教育的前头,教育就开始了;让爱走在教育的前头,教育就会温暖人心,这样的教育也才会走进我们的心里。第二个关键词是“儿童研究”。成尚荣先生指出,儿童研究是教师的专业,而且超越所有学科,是教师的第一专业、第一必需功课。研究儿童要从观察儿童开始,要走近儿童的生活,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去倾听、关怀、理解他们。第三个关键词是“非连续性”,论教师的非连续性发展。德国著名教育人类学家博尔诺夫在《教育人类学》种,提出了非连续性教育的思想,并作了较为充分的论述。教师非连续性发展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自然性;非功利主义性;准备性。非连续性发展正是将教师当作一个生命体,对生命应当关怀,而对生命的真正关怀,不是将生命视作物,将教师发展过程无形中工具化、技术化,相反,应极大地尊重并开发教师的生命价值。非连续性发展的理论,让我明白教师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困难以及各种干扰都是自然现象,也是正常现象,需要我们摆正心态去面对。第四个关键词是“教师发展”,发展的视野、格局、格调的培养与提高自然极为重要。对教师而言,视野的打开——即确立大学科视野、大教育视野、大生活的视野,构建自身的发展价值坐标,应当有道德品味、文化品位、理论品味、审美品位的追求。


第二环节:深入探究。会上,华侨城小学的苏雨洁老师分享了她的育人小故事。正是苏老师的那一块小小的鸡排,打开了孩子的内心,慢慢地发生微小的转变。因为孩子在这一件微小的事情中,真正感受到来自于老师的关注与关爱,所以才会在课堂上发生转变。正如成尚荣先生所说的那样,教师爱,是以微小的方式生长爱。


接着,来自南京市炼油厂小学的李艳丽老师也分享了她的故事《做好教师,一个永远激荡的心愿》。李老师提到她有一个心愿,就是不放弃每一个孩子。在李老师的育人故事里,她通过耐心沟通来引导叛逆的孩子,通过约定来激励孩子。这个育人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李老师的教育初心,应该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坚守的初心:不放弃每一个孩子。最后,方婷婷老师也分享了她的一则育人小故事《学会等待》。方老师在面对平时习惯特别差的学生时,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重视学生价值方向的引导,愿意等待他的进步。这也正是书中提到的对儿童认知不足所产生的系列问题,我们需要给予孩子改正的时间,需要给予足够信任的空间,耐心地等待孩子的进步。


第三环节:点评总结。听完了章节导读和三位老师分享的育人故事,工作室的其他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感受。摄山星城小学王青老师联系了自己的教育案例,通过比较教师之爱与父母之爱的不同,提醒我们教师要有一份为孩子的长远发展考虑的爱。华侨城小学刘露老师则是结合自身的教育实际,从培养完整儿童的角度上帮助学生形成阳光积极的心态。华侨城小学蔡诚开老师从家长的角度思考如何给予孩子关爱以及需要考虑孩子是否接受这份爱。考棚小学马伟主任对三位老师的育人故事进行总结点评。马伟主任认为,老师的爱应该有儿童立场、社会立场和生命立场;教师爱应该是公正的、不偏不倚的、有诚意的;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拥抱问题,拥抱儿童,拥抱家庭。溧水区教师发展中心谢玉香主任觉得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是学习理论,关键是在实践中践行理论,在实践中学会总结。把每一件小事做好,从微小的地方入手,这样才会让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做得扎实且专业。


最后,工作室主持人顾琳老师对上半年 “云端漫谈”活动做总结。她先点评了几位老师的分享,希望大家提升育人故事的撰写能力。也肯定了工作室小伙伴的教育智慧与情怀,指出在教师生涯中,作为教师应该不断学习,笃定方向,坚持自我。


审核:韩雪梅


照片:李孝铃


Copyright @ 2020 南京市炼油厂小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