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34 作者:南京市炼油厂小学 发布时间: 2021-05-19 来源:本站
今天完成了《火烧云》第一课时的教学,《火烧云》是现代女作家萧红的一篇写景散文,向我们描绘了夕阳西下,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文中景物美和语言美有机地融为一体,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由于是第一课时,所以我把教学重点主要放在朗读课文,体会情感、生字词教学、以及火烧云的颜色变化上。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和教案设计情况,有了以下反思:
一、课堂教学落实在目标上
本节课我主要执教了“武、必”两个生字,重点讲解了“必要、笑盈盈”等重点词语。但在教学目标上,我设计的却是:认识“檀、喂、盈、彤”等10个生字,会写“必、威、武”等12个生字,理解“威武、镇静”等词语,与课堂实际教学完全不符。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切地认识到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之中,要注意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一定要与课堂实际教学一一相对应。
二、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实效
《火烧云》是一种自然界中的自然现象,其颜色和形状变化极多且快。本课的课文中出现了许多描写颜色的词,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点。因此在课堂教学最初,我以放映火烧云的图片作为课文的导入,在交流“烧”这个字时,通过一段火烧云的视频就感受火烧云的面积之大、范围之广,场面壮观,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充分欣赏火烧云的变化美。很自然地把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但在教学第三段关于火烧云颜色的词语时,仅仅是让学生快速的看一眼,学生们还没有进入欣赏的世界,就已匆匆结束。因此,读书时效果也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在之后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好多媒体,带给学生直观的体会,加深对文本的感受。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中去感受美,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三、“读中促悟”体会语言美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斗志昂扬,精神饱满。我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好词佳句,体会、品味、感受大自然的美。在读中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探究课文内容的能力。
四、把课堂教学落在实处
整堂课上完,所有流程走完了,但学生们的学习效果达到预期目标了吗?在教学表示颜色的词语时,引导学生们进行词语拓展,例如:“梨黄”“葡萄灰”“茄子紫”等。学生的反应很茫然,说不到点子上。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上,一定要落在实处,而不是浮于表面走流程。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老师讲的少一点,留给学生的机会多一点,才是正确的。